对外壳模具的打磨抛光前准备1、打磨抛光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后,才可上岗。2、明确工件工艺要求,材料及初始状态,本工序加工部位、形状、尺寸及抛光精度要求。3、抛光前,必须检查须抛光面是否有塌边、塌角、过切、变形和砂眼等缺陷以及所留的抛光余量是否足够。4、依据工艺规范合理选取本工序适用的工具、夹具、主、辅材料。5、依据工序要求对工件进行适宜的防护。6、对1—5步骤再确认后进入作业程序。打磨抛光的实际效果将立即体现到塑料件上,还能对模具姿势具有协助和填补的功效,---是在对出模十分更有意义。一些模具生产制造不---就是说由于布光不及时,摩擦阻力过大,出模艰难,乃至顶白、顶裂等。
提高塑料外壳模具零配件表面性能的新处理技术塑料外壳模具配件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外壳模具配件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渗氮工艺有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液体渗氮等方式,每一种渗氮方式中,都有若干种渗氮技术,可以适应不同钢种不同工件的要求。从表面处理的方式上,又可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机械方法。虽然旨在提高外壳模具配件表面性能的新处理技术不断涌现,但在外壳模具配件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由于渗氮技术可形成优良性能的表面,并且渗氮工艺与外壳模具配件钢的淬火工艺有---的协调性,同时渗氮温度低,渗氮后不需激烈冷却,外壳模具配件的变形,因此外壳模具配件的表面强化是采用渗氮技术较早,也是应用广泛的。
采用电解磨削加工,---外壳模具制造精度和表面1、合理使用冷却润滑液,发挥冷却、洗涤、润滑的三大作用,保持冷却润滑清洁,从而控制磨削热在允许范围内,以防止工件热变形。---磨削时的冷却条件,如采用浸油砂轮或内冷却砂轮等措施。将切削液引入砂轮的中心,切削液可直接进入磨削区,发挥有效的冷却作用,防止工件表面。2、将热处理后的淬火应力降低到低限度,因为淬火应力、网状碳化组织在磨削力的作用下,组织产生相变极易使工件产生裂纹。对于---外壳模具为了消除磨削的残余应力,在磨削后应进行低温时效处理以提高韧性。3、消除磨削应力也可将外壳模具在260~315℃盐浴中浸1.5min,然后在30℃油中冷却,这样硬度可下降1hrc,残留应力降低40%~65%。4、对于尺寸公差在0.01mm以内的精密外壳模具的精密磨削要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要求恒温磨削。由计算可知,300mm长的钢件,温差3℃时,材料有10.8μm左右的变化,(10.8=1.2×3×3,每100mm变形量1.2μm/℃),各精加工工序都需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312784a1.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11365568.html
关键词: